•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资助期刊
  •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 EI
  • Scopus
  • CAB Abstracts
  • Global Health
  • 北大核心期刊
  • DOAJ
  • EBSCO
  •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 A+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TPCD
  • JST China
  • FSTA
  •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 中国开放获取期刊数据库COAJ
  • CA
  • WJCI
  • 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第一方阵T1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20

吡咯基丝氨酸乙酯的合成表征及其对大蒜绿变的作用

胡丹, 胡小松, 赵广华

胡丹, 胡小松, 赵广华. 吡咯基丝氨酸乙酯的合成表征及其对大蒜绿变的作用[J]. 食品工业科技, 2009, (09): 84-85.
引用本文: 胡丹, 胡小松, 赵广华. 吡咯基丝氨酸乙酯的合成表征及其对大蒜绿变的作用[J]. 食品工业科技, 2009, (09): 84-85.

吡咯基丝氨酸乙酯的合成表征及其对大蒜绿变的作用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181); 博士点基金(20070019004)支持;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TS255.1

  • 摘要: 采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得到新化合物吡咯基丝氨酸乙酯,验证其是否可以作为大蒜绿变的色素前体,并用核磁共振的方法验证了这种新化合物具有和已报导过的大蒜绿变色素前体-3,4-二甲基吡咯基缬氨酸(PP-Val)和3,4-二甲基吡咯基丙氨酸(PP-Ala)相似的结构,只是R侧链的结构不同。但实验结果表明,吡咯基丝氨酸乙酯不能使新蒜绿变,也不能和丙酮酸发生反应,表明R侧链的结构对这种吡咯基氨基酸是否能作为色素前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9
  • HTML全文浏览量:  13
  • PDF下载量:  15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