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姜怡, 杨颖, 陈华红, 等.植物内生菌资源[J].微生物学通报, 2005, 32 (6) :146-147.
|
[2] |
何劲, 刘蕴哲, 康冀川.植物内生菌及其在农业和医学上的用途[J].贵州农业科学, 2006, 4 (3) :113-115.
|
[3] |
何美仙, 梅忠.植物内生真菌研究概况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前景[J].生物学通报, 2005, 40 (12) :10-12.
|
[4] |
石晶盈, 陈维信, 刘爱媛.植物内生菌及其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 2006, 26 (7) :2395-2401.
|
[5] |
刘蕴哲, 何劲, 张杰, 等.植物内生真菌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J].菌物研究, 2005, 3 (4) :30-36.
|
[6] |
任安芝, 高玉葆.植物内生真菌一类应用前景广阔的资源微生物[J].微生物学通报, 2001, 28 (6) :90-93.
|
[7] |
杜连祥.工业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93-138.
|
[8] |
严铸云, 罗静, 郭晓恒, 等.产银杏内酯内生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7, 19 (4) :554-558.
|
[9] |
张志东, 谢玉清, 楚敏, 等.山药内生菌的分离及菌种鉴定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 2010, 47 (1) :126-129.
|
[10] |
李琦, 孙广宇.沙棘内生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J].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 (10) :300-302.
|
[11] |
沈萍, 范秀荣, 李光武.微生物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69-73.
|
[12] |
李平兰, 贺稚非.食品微生物实验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62-63.
|
[13] |
杜连祥.工业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93-100, 138.
|
[14] |
向丽, 周铁军, 王光西.分光光度法测定青果多酚的含量[J].湖北农业科学, 2012, 51 (6) :1242-1244.
|
[15] |
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9:79-80, 132-134.
|
[16] |
孔华忠.中国真菌志, 第三十五卷, 青霉属及其相关有性型属[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 2007:3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