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研究大豆分离蛋白(SPI)经酰化改性后的不同酰化程度与蛋白谱学行为。方法:采用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探讨酰化对蛋白分子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紫外光谱分析显示,酰化处理后SPI肽链展开;红外光谱显示,酸酐首先选择蛋白质赖氨酸上ε-NH2残基反应,当ε-NH2残基被大量修饰后,赖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的羟基的酰基修饰程度增加。另一方面,蛋白多肽链的二级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即SPI中二级结构由β-折叠为主变为以无规则卷曲为主。结论:实验结果有助于阐明SPI酰化后功能性质发生变化的内在结构因素。
-
期刊类型引用(2)
1. 郭幸,王胜超,张振凌,李雅静,吴亚宁,张帅,院军. 高产紫杉烷内生菌的分离筛选及曼地亚红豆杉发酵炮制. 微生物学通报. 2024(07): 2647-2662 . 百度学术
2. 王潞娜,王红芳,宋小飞,柴青叶,芦惠,张辉,游蓉丽.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中4种有关物质. 海峡药学. 2021(10): 54-5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3
- HTML全文浏览量: 14
- PDF下载量: 203
- 被引次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