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嘉宾: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何国庆教授
报告主题:后生元研究与开发现状
随着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等研究的不断深入,他们的益生功能得到广泛认可,使之成为健康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新的概念——后生元逐渐明晰,也有后生元产品不断推出。该报告介绍了后生元的定义,成为后生元的基本条件,后生元的作用机制,后生元的制备方法及其对后生元成分、功能和安全性的影响。世界各国后生元的开发与监管现状,并对我国后生元研究开发提出思考。
何国庆博士,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1月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后留校任教,多次赴德国留学与访学。1995年晋升教授。自1991年起,先后担任浙农大食品系副主任、系主任、浙江大学生工食品学院副院长等职,曾任中国食品科技学会乳酸菌分会理事长、浙江省食品学会理事长等。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等。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全国农业引进国外智力先进个人、全国农业科技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现任亚洲乳酸菌学会联盟副主席、浙江省科技发展战略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食品学会名誉理事长等。

报告嘉宾: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孙庆申教授
报告主题: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的研制及降脂效果评价
本研究将低甲氧基果胶(LMP)作为益生菌递送系统的载体,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备了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确定了复合益生菌微胶囊制备的优化条件为:采用LMP作为壁材,浓度为2%( wv) ,以300 mmol/L的氯化钙溶液交联4 h。肥胖小鼠建模期间发现高脂饮食组小鼠行动迟缓,不活跃,进水量、进食量以及排尿量相对较多。但这种现象从第五周开始随着益生菌微胶囊的干预而逐渐得到改善。试验第8周末时,各微胶囊组小鼠体重已经降至正常水平,且三菌复合微胶囊组小鼠降脂效果最佳。复合益生菌对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肠道菌群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本研究即考察了益生菌对建模以后小鼠的降脂效果,也研究了益生菌提前干预对高脂饮食个体的作用,为正确食用益生菌干预提供了试验数据支持。
孙庆申,黑龙江省科协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现为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第十二届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黑龙江大学生物学食品与药品活性物质的挖掘与研发方向带头人,黑龙江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及黑龙江省轻工业协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黑龙江省服务中小微企业、助力“百千万”工程专家学者(高技能人才),《食品工业科技》杂志青年编委,《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编委,主持了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科技厅面上项目,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20余项课题。培养硕士研究生60余名。公开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5篇,出版专著一部,授权国家技术发明专利8项,获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等各类奖项8项。

报告嘉宾:微康益生菌蒋杨高级产品经理
报告主题:耐热益生菌凝结魏茨曼氏菌(原凝结芽孢杆菌)BC99在食品中的创新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健康饮食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中探讨的热点,益生菌作为功能性食品越来越受大众的青睐。而新型益生菌凝结魏茨曼氏菌(原凝结芽孢杆菌)表现出的耐热耐温、稳定性等强抗逆性,极大丰富了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广泛应用。
魏茨曼氏菌除具普通益生菌的功效外,还具耐高温耐贮藏等特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糖果(软糖)、坚果、麦片、方便面、巧克力等各类休闲零食中。一方面促进和赋能传统食品产业转型发展,另一方面将益生菌广泛应用于各类休闲食品中,大大促进消费者肠道健康,推动大健康食品产业迅猛发展。
蒋杨微康益生菌高级产品经理,具有丰富的食品领域产品开发及应用支持等工作经验,具备扎实的食品专业背景,熟悉大健康产业市场,现专注于益生菌产品在不同领域的技术支持及应用开发工作。

报告嘉宾: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罗学刚教授
报告主题:功能性益生菌的创新与应用
益生菌作为一类能够调节微生态平衡与健康的有益微生物,在医药、食品、农业、养殖等行业中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我国益生菌行业快速发展,平均保持着15%左右的年增速,市场规模已达到近千亿元,整个益生菌市场的教育和普及率也显著提高,消费群体快速增长,大量企业进一步投入布局。可以预见,未来我国益生菌市场容量还将会继续进一步激发,产业将会继续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益生菌产品的发展,也日益显现出专业化、细分化、个性化、精准化、交叉化等特点,为行业未来带来新的竞争与机遇交互点。
本报告将结合国内外进展及自身研究情况,围绕益生菌在不同功能领域中的创新、应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一些汇报与探讨。
罗学刚教授,博导,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生物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生物发酵药物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工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理事、天津市食品学会理事、《食品工业科技》、《医药导报》编委、《食品研究与开发》学术委员,入选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长期从事益生菌与微生态健康调控机制及其功能制品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近年先后主持省部级、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横向项目10项。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7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8项;主编教材2部、副主编教材2部、参编英文专著1部。获省部级教学奖4项。